水击三千里
又是一年毕业季
曾经和我们一样在园子里学习生活的他们
已经走向人生新的旅途
而园子里的许多人也开始面临新的人生选择
希望他们的故事
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和鼓励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祝愿每一个人都有光明的未来
人物简介
唐国强在博士期间曾获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登录官方网站一二九奖学金,连续四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毕业后将前往加拿大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从事博士后工作,继续在全球和区域尺度卫星遥感降水领域深入研究。
醉心科研
唐国强在求职过程中👩🏽💻,一开始就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即出国完成博士后工作,所以求职经历相对简单,在这期间的主要任务包括准备博士后申请相关材料🛀🏻🥰,并在网上收集各个相关学者的资料,然后投出自己的简历,等待对方的回复。之所以选择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主要是因为他个人倾向于学术🪖,喜欢自由的学术氛围且可以自由支配时间🔬😳。
他在求职过程中把个人兴趣这一因素放在首要位置👷,所以做出了以兴趣为导向的选择👨🏻🦳,他认为学术研究需要考虑个人兴趣,如果兴趣不大则难以继续坚持下去💍,尤其是面临博士后的工作时🔛。
唐国强表示他目前对研究仍然充满兴趣👩🏼⚖️,但选择继续做研究也有很多方向,例如国内🫲🏿、外博士后,高校就职等,选择出国做博士后是考虑到自己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锻炼,而且国外的研究水平相对较高,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和很多优秀的大牛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并且将来在国外的这段时间🙌,能建立起一个和国际专家们的关系网,为将来回国后的发展做铺垫。
至于大多数人关心的收入问题🚫🫷🏼,唐国强认为只要学术做得好👸😆,个人收入和其他工作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距💆🏼,但前提是你得做好本职工作,所以在求职中,他显得更加淡然👳🏿♂️🍹,没有作太多的考虑,认为如果当时考虑了一时的收入可能也不会选择学术道路。
国际视野
唐国强在博士期间一直专心于学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也是支撑他从事学术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他透露,如果之前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果,他可能也不会再继续做博后,之前的成果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和决心。
唐国强分享了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找到与自己研究相关、同时也愿意接受自己的博士后导师,因为国外导师招收博士后要看自己是否有项目支撑,否则就需要申请fellowship,但是fellowship的申请时间和方向都有要求,所以想去的地方不一定有资金支持,不想去的地方可能会发来offer,这二者之间的选择是比较困难的。
值得一提的是,唐国强还介绍了自己在择业过程中经历的故事👈🏻👏🏻。他未来的博士后导师Martyn Clark,是WRR的主编🎰,曾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任职,是该研究领域的大牛,但不久前辞职前往加拿大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展开研究,建立了新的研究机构,吸引了世界各地优秀的学者。唐国强在Martyn Clark访问中国期间与其多次交流过,表示对他的印象非常好🥠,所以在收到出国交换所在学校的博士后邀请时,他还是选择了前往Martyn Clark的实验室🥲。
图 / 唐国强与Martyn Clark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合照
求职分享
唐国强介绍他的求职过程时提到,他在整个过程中没有经历面试🧕🏿,只是跟国外导师经常视频,但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他建议👰🏼♀️,如果想去国外做博士后,需要尽早和相关的学校👰🏼♀️、老师取得联系,甚至有可能提前一两年6️⃣。获取工作信息的途径有很多🏃➿,比如一些发布科研信息的网站🧛🏽♂️🏄,有时候可以在感兴趣学校主页上遍历所有的老师🫄,了解其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水平🧑🏼🔧。
确定好去向后🧝🏼♀️,需要提前一年就开始投简历,既要有针对性地投出简历🚹🧟♀️,比如发给自己特变想去的地方👨,阅读对方导师的文章,争取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当然🏄🏿♂️,海投也是必须的,一方面可以为自己求职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录用的几率。
感悟分享
唐国强回想在校期间,谈到自己起初始对学术会议或讲座的参与度不够高,现在觉得还是应该多听听👨👦👦,多与专家学者沟通交流🤴🏿,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视野,也不要急于手上的工作,可以放下来认真听取他人的研究。
最后🫱🏻,唐国强希望学弟学妹们尽早思考好自己将来要走的路,然后全心全意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生活的充实,同时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图 / 唐国强与组内老师、同学们的毕业合照
采写 | 黄科翰
图片 | 唐国强
编辑 | 黄小瑛
审核 | 潘长城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凯发平台园1号 管理员信箱:slxbgs@tsinghua.edu.cn 电话查号台:010-62793001
Copyright © 2020 凯发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