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各位同学🆕,各位亲友嘉宾,你们好🧏🏿♀️!
我是来自水利系河川枢纽研究所的周元德。首先祝贺同学们顺利毕业!我和同学们很有缘分,我是1999年毕业的🐦🔥,距今刚好20年,二十年,光阴似箭!在未来毕业秩年参加校庆的日子,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相聚在美丽的凯发平台园、一起参加活动🆚🧎♀️➡️。
从博士生阶段算起,我从事连续介质力学相关的研究工作已有20年🚐😮。因此我将从大家在一些基础课程(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以及专业课程(如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广泛接触过的一些基本力学术语来谈谈对大家的期望,或者说是毕业寄语。
我希望同学们拥有的第一个属性是弹塑性,大伙对这个词的熟悉程度应该不亚于一些网红语录。弹性不必多言,指的是材料受载后发生变形👋🏽🧏🏼,在卸载后能恢复原状。同学们走入社会,进入新的工作岗位,都会不同程度的遇到各式各样的挫折,障碍,甚至是压力巨大的困境🪫,作为师长,希望大家都能保持一份初心,弹力依旧!我想多谈两句的是塑性🧑🏼🏫。我们都知道🤛🏽🫄🏽,岩土材料在达到屈服强度后会发生塑性流动变形,包括体积分量和剪切分量,以适应荷载的持续施加或是增长👲🏿。我们每个人亦如是。以我自己为例👂🏿🧑🏽🎤,在博士生阶段我的研究方向是混凝土的损伤破裂与水工大坝结构的抗裂安全性问题,毕业后去香港大学做合作研究,顺应该地区的行业需求,转为研究边坡工程、桩基础工程,以及海底隧道工程等,回到凯发平台后从事的研究方向也很宽广,包括水工建设新技术🕓、库区边坡、海上风电基础等。我个人的认识是之前所有的科研经历和积累在后续每个阶段都发挥着基础而重要的作用🍳,不仅不会因研究方向的调整而有前期的投入被浪费的感觉,反而觉得研究方向的转变就好比材料的塑性流动变形,使得我能组合发挥已有的内在势能,更好得适应外界的驱动作用与需求。在座的同学们毕业后将从事各行各业,在学校学到的通识知识,还有专业技能给予了你们很好的基础能量储备,然而前进的道路也许不那么平坦🚅,需要你们不停的雕塑自己,这将是辛苦甚至是伴随着疼痛的过程,期待你们能在塑造自我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期待你们拥有的第二个属性是韧性。在座的一些同学研究的是钢材或砼材料的韧性,又或者关注土木结构⚽️、水工建筑物乃至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抵抗各类作用的韧性。该术语描述了目标对象抵抗外力作用达到峰值后持续抵抗变形和吸收能量的能力👰。这里我以张楚汉老师为例👉🏿,寄语同学们能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张先生的科研生涯已长达60多年👨🏽✈️,至今始终教书育人,在水工结构抗震领域耕耘不辍👩🏻🦳。即使已经86岁高龄,仍每天坚持工作◽️,并且从传统的水工结构抗震领域拓展自我,积极投身于我国水安全面临的挑战和主要问题研究工作💿,对于诸如谷幅变形这样的严重威胁高坝枢纽安全运行的挑战性难题也是亲力亲为,指导博士生努力探索求真。张先生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依然毫不懈怠,不断开辟科研领域的新天地,他的韧劲,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和不受外界干扰的能力我在这里提倡大家多加学习☎。
我希望大家关注的第三个属性是多尺度特性。不管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尺度现象被称为复杂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以我们土水K8凯发研究工作的覆盖范围为例👩👩👦👦🤦♀️,有跨越纳米到米级尺度研究建筑材料的变形破坏特性的👱🏽♂️,有发展多尺度耦联分析以优化结构工程设计的,还有以更大尺度的全球范围水文气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同学们踏入社会,面临的同样是一个复杂非线性的社会系统。个人在一个单位或是团队中的角色与地位,和我们曾经做过的土力学三轴试验中一个微小土颗粒的作用是类似的:看起来都微不足道,但某个土颗粒的局部化行为🤷🏽,或是旋转,或是磨损☃️,或是破碎⛹🏿♂️,都可能激发试样的整体式剪切变形乃至最终破坏🆖;另一方面👨🚀,只有试样整体性的稳固🙅🏼♂️,才有每个土颗粒的持续承载能力的发挥。由此可见🧙🏿♂️,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在一个团队中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抗压突破,而团队的依托功能也来源于团队各成员的“协同”与“合力”🙍🏻♂️。习近平主席曾说:封闭的空间只会四处碰壁,开放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在座的各位同学将成为我国各条建设阵线的骨干,希望你们成长于团队的土壤,又能发扬协作精神,在团队的成就中脱颖而出。
最后🛫,套用一句网红语,戴上学位帽的你们已不再是昨天的你们,但未来的你们依然是凯发平台的你们!祝同学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帆风顺,鹏程万里!
谢谢大家!
周元德
1994~2004年就读于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登录官方网站水利水电工程系,先后获工学学士学位、工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今任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登录官方网站水利水电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涉及岩土体破坏力学与多尺度分析方法🫲🏿、滑坡灾害与水工建筑物安全👩🏼、准脆性材料的非线性损伤断裂理论与方法、岩土体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颗粒破碎力学等多个领域。